安塞區: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塞區精準施策,盡銳出戰,截至2020年年底,全區4655戶1368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15171元。2021年安塞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安塞區乘勢而上,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切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2022年,安塞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397元,是10年前的2.1倍,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干山峁上種“金果”
行走在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的山頂上,一片片矮化密植蘋果園內,青果初長,累累疊疊,盈綠入目,讓人仿佛望見金秋十月漫山飄香的一樹樹“紅紅的大蘋果”。
“你看這果子長得多好!早年間,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我們會在這干山峁上把蘋果種得這么好。”南溝村果農劉潤喜正在果園里忙活。去年,他家的17畝果園大豐收,產了8萬多斤蘋果,賣了25萬元。
南溝村是蘋果專業村,全村有3160畝蘋果,人均3畝,戶均10畝,其中矮化密植園有1060畝,掛果的300畝。去年,全村蘋果畝均產量3000多斤,斤均價格3.3元至3.5元,畝均產值超過1萬元。南溝人感慨:地還是那塊地,從前是土里刨食,現在是土里刨金咧。
干山峁上種果樹,一種種出“金果果”。憑的是啥?
“你們通過筑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了用水和灌溉問題,這樣很好,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塞區考察調研時,對安塞區因勢利導,拔丁抽楔,以科技嫁接農業的做法予以肯定。
記者仔細觀察,果園內,一排排果樹根部,一條條水肥一體化滴灌管道直直延伸,為每一棵果樹茁壯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和有機肥料。“南溝果園滴灌的水,都抽自溝底的水源涵養壩,再在山頂建蓄水池,將肥料溶于水中進行滴灌,實現水肥高效利用,讓果樹根系‘喝飽水’‘吃好營養餐’。”安塞區果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張剛說,在安塞區,果園中除了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外,還實施了沃土肥源、防災減災、綠色防控等一系列農業現代化科技措施,從而實現果園科學高效管理,年年豐產增收。
挑上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讓南溝村果農發展產業信心更足、決心更大。“老農民跟上現代化,干山峁用上科技化,咱的蘋果產量好、質量好,價錢更好,肯定要好好種,把蘋果越種越好,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劉潤喜說。
科技人才促振興
“這是我們的一個品種比較試驗,總共引進20多個番茄品種,采取東西壟向栽培模式,于去年8月中下旬定植。目前已掛果12到14穗,預計產量6萬斤,可篩選出好些優秀大果番茄品種。”在安塞區生態農業示范園內,延安科技蔬菜小院駐站研究生劉暢正在大棚中仔細對比不同品種的小番茄長勢。
延安科技蔬菜小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延安蔬菜試驗站于2022年申請成立,集蔬菜產業科技創新、技術推廣、人才培養于一體,將田間與課堂、科研與推廣、創新與實踐緊密結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建明等教授的帶領下,延安蔬菜科技小院在安塞區生態農業示范園開展了大跨度非對稱水控釀熱保溫大棚技術等一系列科技研發及實用技術推廣。
“截至目前,延安科技蔬菜小院已經展示技術20余項,輻射帶動設施蔬菜面積6.4萬畝,讓大棚種植戶在減少人力物力的同時實現增產增收,實實在在感受到農業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收益,真正為安塞區農業現代化建設賦能增值。”安塞區蔬菜中心副主任科員郝海金說。
提升科技助農軟實力,安塞區立足發展實際,建成秦創原(安塞)創新促進中心,建立果樹、畜牧專家大院3個與西農大共建延安蔬菜試驗站1個。同時,該區大力培養本土農業科技人才,累計培養高素質農民2891名,“土專家”“田秀才”617名,極大地強化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融合發展延鏈條
畜牧養殖是安塞區農業主導產業之一,全區以良種、良料、良法、良舍、良醫為主的“五良”技術全面推廣應用,建成10萬只肉羊人工授精站1個、陜北白絨山羊保種場1個,培育優質肉羊雜交品種3個。全區267個肉羊養殖場、13個蛋雞養殖場、11個規模養豬場全部達到自動化生產水平。累計發展規模養殖場406個,存欄羊子45萬只,畜牧業產值4.7億元,被確定為全省肉羊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地椒羊肉是安塞有名的‘土特產’之一,羊兒吃著安塞特有的野生香草——地椒草長大,產出的地椒羊肉色澤鮮紅,質堅而細,無膻味營養好,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特別受到消費者歡迎。”在安塞景澤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類食品加工生產車間,公司總經理張偉詳細介紹安塞地椒羊肉的優質特性和生產過程。
安塞景澤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安塞區高新技術開發區食品加工區,專做地椒羊肉生產加工銷售。廠內建有肉類食品加工生產線2條,年生產能力8000噸。
近年來,安塞區積極加強農業技術和企業培育力度,大力培育大棚蔬菜、山地蘋果、地椒羊肉、小雜糧等特色產業生產、加工基地,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促進科技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成蔬菜、蘋果、羊肉分級包裝點44個,4.0智能選果線7條,年產30萬只肉羊精深加工廠1個,農產品加工營銷業產值達到45億元。
張偉說,科技驅動致富創造力,如今他們生產的安塞地椒羊肉已經遠銷南方市場,并與江蘇華澤微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延安精神無錫學習天地內的延安味道館里開設了延安味道餐飲店,景澤食品負責提供產品地椒羊肉,并委派專業廚師指導,江蘇華澤微福科技進行運營管理。
“雙方合作非常愉快,建立合作關系后短短三個月,銷售到無錫的安塞地椒羊肉銷售額就達到120多萬元。”張偉說,公司下一步將積極探索糧改飼種植結構和種養結合的發展新途徑,立足養羊帶產業,一體化創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服務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循環鏈的“三鏈”格局,把安塞地椒羊肉賣到全國,讓安塞“地椒羊肉”名滿天下。 (記者 劉彥 通訊員 吳靜 郝莉萍)